甘肅歷史悠久 ,文化獨特,被譽為:“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生態(tài)奇觀的博物館,名族風情的大觀園,休閑旅的目的地!2001-25六盤山特種郵票
六盤山又稱隴山,地處寧夏南部,位于西安、銀川、蘭州三省會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帶中心。主峰在寧夏固原、隆德兩縣境內(nèi),海拔2928米。山體大致為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是陜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曲折險峻。古代盤道六重始達山頂,故名。山的東南垂有老龍?zhí)秳氽E,為涇水源頭之一。這里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jīng)之地,是歷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鎮(zhèn),也是北方游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jié)合部。文化遺存具有“古”、“貴”、“多”的特點。南部被譽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綠色明珠的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西北地區(qū)重要水源涵養(yǎng)林基地和自治區(qū)風景名勝區(qū)。2001-16引大入秦郵票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把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的大通河水,跨流域東調(diào)120公里,引到蘭州市以北60公里處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的一項規(guī)模宏大的自流灌溉工程。工程1976年開工,1981年緩建,1987年申請世界銀行貸款1.23億美元,同年全面復工建設(shè),1994年6月26日總干渠建成通水。實現(xiàn)甘肅人民的夢想,使部分大通河水改變流向,按照人的意志,馴服地穿越千山萬壑流進并滋潤干渴的秦王川大地。這頂工程采用國際上通用的“菲迪克”條款管理,從而使我國水利建設(shè)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2003-13崆峒山郵票

崆峒山位于平?jīng)龀俏?2公里處,它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guān)山,北峙蕭關(guān),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huán)抱,交匯于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總體規(guī)劃面積為83.6平方公里。崆峒山是六盤山的支脈,屬于上三迭系紫紅色尖硬礫巖構(gòu)成的丹霞地貌。崆峒山上建有道觀禪院,道教、佛教、儒教共存于此。風景秀美,氣勢雄壯。崆峒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雖于廣東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一樣同為丹霞地貌,但由于崆峒山地處高海拔地區(qū),更顯珍貴。中臺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東、西、南、北四臺依中臺四面展開,形似蓮花,著名的九宮十二院等廟觀殿閣就分布于五臺之上。由中臺向西,穿過朝天門,進入道教文化的盛景。崆峒山道教以皇帝問道于廣成子而聞名天下,因盛行于春秋以來的黃老之說,崆峒山更成了中國道教的創(chuàng)源地之一,明代道士張三豐避居崆峒五年,留下了許多傳聞軼事。清初,陜西道士苗清陽主持重修皇城,崆峒山又被列為中國道教十二大常駐之一。
1996-22鐵路建設(shè)郵票

蘭新鐵路復線全長1622km,武(武威南)—烏(烏魯木齊)段提前一年于1994年9月16日勝利鋪通。是日16時,蘭新復線鋪通典禮在烏魯木齊鐵路局與蘭州鐵路局交接處的疏勒河站舉行。這條復線建設(shè)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創(chuàng)造了中國鐵路長大干線復線建設(shè)的奇跡。1995年上半年復線全部通車后,將使蘭新鐵路的運能從11Mt增加到30Mt,全線自動閉塞形成后能力可達50Mt。屆時,西北鐵路運輸?shù)摹捌款i”制約將基本解決。
2002-12:黃河水利水電工程
劉家峽水電站位于黃河上游甘肅永靖縣境內(nèi)黃河三峽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地處蘭州以西54公里處,是黃河干流規(guī)劃中的第七個梯級電站。劉家峽水電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期間,我國自己設(shè)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1964年建成后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水利電力樞紐工程,曾被譽為“黃河明珠”。